<span id="1ljtx"></span>
<strike id="1ljtx"></strike>
<strike id="1ljtx"><i id="1ljtx"></i></strike> <ruby id="1ljtx"></ruby>
<span id="1ljtx"><dl id="1ljtx"></dl></span><progress id="1ljtx"><noframes id="1ljtx">
<th id="1ljtx"><video id="1ljtx"><ruby id="1ljtx"></ruby></video></th>
<strike id="1ljtx"></strike>
<ruby id="1ljtx"></ruby>
<strike id="1ljtx"><i id="1ljtx"></i></strike>
<strike id="1ljtx"><dl id="1ljtx"><del id="1ljtx"></del></dl></strike><strike id="1ljtx"></strike><ruby id="1ljtx"></ruby>
<span id="1ljtx"><dl id="1ljtx"></dl></span><th id="1ljtx"><noframes id="1ljtx">
<span id="1ljtx"><dl id="1ljtx"></dl></span>
<strike id="1ljtx"></strike>
<strike id="1ljtx"></strike><span id="1ljtx"></span><strike id="1ljtx"><dl id="1ljtx"><ruby id="1ljtx"></ruby></dl></strike><strike id="1ljtx"><dl id="1ljtx"><del id="1ljtx"></del></dl></strike>
<strike id="1ljtx"></strike><strike id="1ljtx"></strike><strike id="1ljtx"></strike>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關于基于以太坊 Rollups 的辯論:有何優勢及不足?

白話區塊鏈 2024-12-17 10:22:13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基于以太坊的Rollup技術為以太坊Layer2帶來了更高的擴展性和性能。

作者:Donovan Choy

翻譯:白話區塊鏈

image.png

 

1、什么是基于以太坊的 Rollup

以太坊熱愛 Rollup,最近,“基于以太坊”的 Rollup 成為潮流。

那么,基于以太坊的 Rollup 有何特別之處?答案在于它的排序器(sequencer)。

當前的 Layer2 通常依賴一個可信的中心化排序器來對用戶交易進行排序,然后將這些交易提交到 Layer1 進行結算。但基于以太坊的 Rollup 將這一執行職責轉交給以太坊 Layer1 的驗證者。這種模式被稱為“基于以太坊的排序”(based sequencing)。

這種方式更優越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抗審查性和互操作性

使用 Layer1 作為排序器,可以確保與以太坊 Layer1 區塊相同的活躍性保障,同時規避了圍繞可信中心化排序器

基于以太坊的 Rollup 的第二個優勢是更好的互操作性。支持這種 Rollup 的倡導者,例如 Justin Drake,最近幾個月一直在強調其優勢——“同步組合性”(synchronous composability)。這意味著以太坊中的交易可以在不同 Layer2 之間同時排序(或橋接)。

簡單來說,基于以太坊的 Rollup 上的智能合約幾乎可以在同一個區塊內實現近乎即時的最終性,調用任何 Layer1 上的其他合約,就像它們都在同一條鏈上一樣。

這種組合性和“資金樂高”(money legos)并非新概念,它從一開始就是以太坊愿景中宣傳的核心屬性之一。

 

2、優勢

但當前 Rollup 的碎片化狀態意味著,Arbitrum 和 Optimism 之間的交易是異步的,這會帶來手續費不確定性的問題。手續費的不確定性源于不同 Rollup 在不同時間段計算 gas 費用,而不是在以太坊一個區塊的統一 12 秒時段內完成計算。

Nethermind 的技術產品負責人、以太坊 ACD 開發者 Ahmad Mazen Bitar 解釋道,除了讓以太坊重新實現無縫互操作性外,這種模式還能帶來多種顯著的成本節約。

“比如,一位用戶可能希望在 [Layer1] 上完成Token交換,但又想利用 [Layer2] 上的深度流動性池。有了同步組合性,他們可以從 [Layer1] 發起一筆單一交易,將其推送到 [Layer2] 執行,再返回到 [Layer1]。”

目前,首個且規模最大的基于以太坊的 Rollup 是 Taiko,該項目本月的 TVL(總鎖倉量)和每日交易量都出現了大幅增長。

image.png

其他早期的基于以太坊 Rollup 項目也已進入早期生產階段,例如 Nethermind 團隊開發的 Surge 和 Puffer Finance 團隊開發的 UniFi,這兩個項目都是 Taiko 的分叉版本。

 

3、不足

然而,基于以太坊的 Rollup 并非沒有缺點。由于執行(即排序職責)被重新交給 Layer1 的區塊驗證者,這使得基于以太坊的 Rollup 受限于 Layer1 的 12 秒區塊時間。

因此,像同步組合性這樣的優勢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比理論上更難實現。基于以太坊的 Rollup 必須在 12 秒的時間內完成實時證明,否則將無法快速執行可組合的交易。

為了實現這種快速證明,還需要引入新的技術依賴。然而,Taiko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 Brecht Devos 對技術的進步充滿信心。

正因如此,Taiko 最近引入了由 Risc Zero 和 Succinct Labs 開發的兩個零知識證明,同時借助了英特爾的 SGX 可信執行環境(TEE)。這使 Taiko 成為首個無需依賴單一可信方的多重證明 Rollup。

“隨著更多 TEE 的加入,以及更快、更便宜的 zkVM 和 AVS 的應用,證明技術正在快速進步。我們認為零知識證明的發展勢頭非常好,完成子區塊延遲證明的目標已經不遠了,”Devos 在接受 Blockworks 采訪時表示。

另一個被認為是基于以太坊 Rollup 的劣勢是,由于沒有中心化排序器,可能失去作為關鍵“收入”來源的 MEV(最大可提取價值)。不過,Devos 認為,有一些巧妙的替代方案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在 Taiko 上,“MEV 也可以通過向 Layer-1 區塊提議者拍賣‘執行票’的方式捕獲,”Devos 對 Blockworks 說道。

因此,雖然基于以太坊的 Rollup 默認將排序權交給 Layer1 驗證者,但并不一定非得如此。

基于以太坊 Rollup 基礎設施提供商 Spire Labs 的聯合創始人 Matthew Edelen 持類似觀點。他在最近的 Bell Curve 播客中解釋說:“拍賣并不是分配排序權的唯一方式。你可以通過拍賣分配 99% 的排序權,將剩下的 1% 分配給朋友或個人質押者,以在 L2Beat 上留下良好印象。”

 

4、小結

最后,MEV 長遠來看可能并沒有那么重要。這一觀點基于一個簡單的成本收益分析:目前,區塊鏈的大部分收入來源于擁堵費,相比之下,MEV 收入的占比要小得多,而且由于更好的 MEV 解決方案的出現,其比重還在不斷下降。

因此,更明智的 Rollup 收入模式是利用同步組合性帶來的擁堵費網絡效應,而非依賴 MEV 收入。

正如 Justin Drake 在 The Rollup 播客中解釋的:

“目前擁堵費與競爭費的比例大約是 80:20。Layer-1 上 80% 的收入來自擁堵費,自 EIP-1559 起,每天約有 3200 ETH;而自 The Merge 起,每天的 MEV 收入約為 800 ETH。我的觀點是,這一比例將進一步擴大,從 80:20 變成類似于 99:1 的格局。”

總之,基于以太坊的 Rollup 的優勢讓以太坊的用戶體驗回歸本源。諷刺的是,這些優勢正是區塊鏈從一開始就具備的特性。同步組合性和 Layer1 排序交易自比特幣網絡創立以來就是常態。

執行層職責的轉移只是在過去幾年中由于 Rollup 中心化路線圖(或 Polkadot、Cosmos 和 Avalanche 的多鏈路徑)而出現的現象。如今,基于以太坊的 Rollup 準備讓這一切回歸正軌。

 

 

本文鏈接:http://www.downgr6.com/kp/du/12/5585.html

來源:https://blockworks.co/news/unpacking-the-based-rollups-debate

白話區塊鏈

區塊鏈世界入口,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91香蕉视频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