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IXUN / 來源:資訊
背景介紹:2020年7月21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的信息顯示,7月7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原則同意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深圳等5家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區塊鏈建設工作的函》,原則同意了北京、上海、浙江、江蘇、深圳等區域性股權市場參與區塊鏈建設試點工作。一時間引發市場的關注,那么區塊鏈技術在股權市場有哪些作用?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建設發展會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本篇文章將進行深入討論分析。
1.區塊鏈技術在證券市場有哪些應用價值?
就目前情況看,區塊鏈在股權市場的應用按照實施難度和商業價值可分為兩種類型:
一是使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信息上鏈和發行端的各參與方上鏈,以減低信息不對稱性,防止篡改,可溯源。例如2017年11月,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推出的區域性股權市場中介機構征信鏈,正是屬于此類應用。
二是將區塊鏈技術作為證券市場的基礎設施,在證券登記、清結算領域發揮作用。例如著名的納斯達克Linq系統。
從現實看,前者在目前的法律和實施難度上看具有可行性,但商業價值較小;后者可能會沖擊當前的監管法律且技術上實施的難度大,但商業價值更高。
第一種應用案例,實際上跟目前區塊鏈在溯源、存證等領域的應用并無二致,這里我們主要討論區塊鏈技術在證券市場清結算領域的應用,而這種應用將是革命性的。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推進“無紙化”和“電子化”進程
目前在證券登記領域主要建立了中央證券存管制度,以美國為例,由美國證券存托與清算公司(DTCC)集中保管和交割股票,并以電子化賬簿形式登記股票的所有權,證券交易的交收和過戶不必再以實物證券的移動和背書來實現,而只須對簿記錄進行更新和維護,實現了證券的無紙化和非移動支付。
可以說建立中央證券存管制度是在是必要的,因為在當時并不能實現在分布式條件下電子記賬的唯一性和可靠性,但是區塊鏈技術帶來了革新,區塊鏈上的任何資產天然就是以無紙化和非移動形式交收的,能做到在沒有中央機構的條件下的登記和電子賬本維護,這能節約大量成本,并且可以通過智能合約,能實現分紅派息,禁售限制等,降低人工操作。
(2)重塑證券市場的清結算體系
(證券市場清算與交收流程)清算和交收是證券交易體系的基本功能,也是證券交易體系中非常核心的部分。在證券市場中,清算是指對證券和資金的應收和應付凈額進行計算的處理過程,而交收則是根據清算結果實現證券和價款的收付,從而結束整個交易過程。清算和交收兩個過程則統稱為“結算”。清算和交收本身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傳統的清算結算流程效率低下、程序復雜、成本高昂,是各國金融市場資產交易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
目前證券市場的清結算流程周期冗長。券商的清算、結算流程都需要借助第三方存管機構,要經過銀行、清算組織等多個組織較為繁冗的處理流程。在此過程中,不同金融機構間的基礎設施架構、業務流程、賬戶系統各不相同,彼此之間需建立代理關系,每筆交易既需要在本機構記錄,也需與交易對手進行清算和對賬等。因此證券交易的清算周期都比較長。
以A股市場為例,用戶當天在證券市場的交易資金是無法取出的,因為市場在每天16:00由登記結算公司對當天的成交進行統一的清算交收,但銀行的銀證轉賬系統再16:00前已經關閉了,所以用戶在第二個交易日才能取款。
區塊鏈的共享、可信、可追溯的特點在清算結算領域具備顯著優勢,可以提高整個體系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交易成本,減少手工流程,避免操作風險。區塊鏈上的數據運行規則公開透明,鏈上操作記錄全程留痕,可有效解決當前場外市場證券發行與交易、數據披露、資金托管等方面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對于加強市場穩定性建設、改進市場監督管理機制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區塊鏈技術可以直接實現實時全額結算,區塊鏈通過共識機制驗證交易之后,新的區塊就可以被寫入分布式賬本,所有節點的賬本將同時更新,交易確認和清算結算幾乎在同一時間完成,所有節點依然共享完全一致的賬本,即實時做到“款券兩訖”,可以節省大量的成本。
(3)智能合約推動證券市場的智能化進程
目前,證券市場的許多金融交易仍舊需要人工干預,智能合約可以把許多復雜的金融合約條款寫入計算機程序,當發生了滿足合約條款中的條件行為時,將自動觸發接受、存儲和發送等后續行動,實現交易的智能化。
2.未來股權市場的區塊鏈建設前景?
盡管目前證監會發布了工作函支持區域性股權市場進行區塊鏈試點建設,但目前我們尚不明晰相關機構會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股權市場的哪個環節。
如果是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在證券市場的信息存證領域,比如2017年11月,北京股權交易中心推出的區域性股權市場中介機構征信鏈,只是把企業的信息上鏈,實現信息統一,防止篡改的目的,那么是可以移植到滬深股市的。因為難度不大,但所帶來的影響也較小,并沒有為證券市場帶來根本性的變革。
如果是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在證券市場的清結算領域,這將帶來革命性的影響,將重塑證券市場的基礎設施體系,但相應的難度也十分巨大,這種困難不僅僅是政策上的,在技術上也難以實現。
首先,主要瓶頸還是區塊鏈難以承載高強度的交易規模,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性能較差,聯盟鏈的交易處理能力峰值最多能達到千或萬筆/秒,而滬深股市的交易處理能力日常要求達到十萬/秒以上的級別。因此在現有條件下只適用于一些小規模的市場交易。
其次,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證券市場的基礎設施將是一個大膽的舉措。按照國際通行分類,金融基礎設施分為支付系統(PS)、中央證券存管(CSD)與證券結算系統(SSS)、中央對手方(CCP)、交易報告庫(TR)、其他金融市場基礎設施,而區塊鏈將要取代的將是CSD,SSS,CCP,這將對金融市場帶來變革性的影響,這也是監管層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因此綜上考慮,本次意見原則上同意在區域性的小型股權市場進行試驗,而非直接在滬深股市展開建設。
3.案例:納斯達克Linq系統
Linq平臺中的區塊鏈邏輯結構圖國外最著名的案例當屬納斯達克的籌得股權交易系統---Linq。
Linq系統主要為非上市公司股份提供在線登記服務,促進其私人證券市場的股份進行轉讓和出售。此前未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和轉手交易需要大量手工作業和基于紙張的工作,需要通過人工處理紙質股票憑證、期權發放和可換票據,需要律師手動驗證電子表格等,這可能會造成很多的人為錯誤,又難以留下審計痕跡。通過Linq系統,籌得股票的發行者享有數字化所有權,同時Linq能夠極大地縮減結算時間。納斯達克Linq系統的合作方Chain.com指出:現在的股權交易市場標準結算時間為3天,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卻能將效率提升到10分鐘,這能讓結算風險降低99%,從而有效降低資金成本和系統性風險。并且交易雙方在線完成發行和申購材料也能有效簡化多余的文字工作,發行者因繁重的審批流程所面臨的行政風險和負擔也將大為減少。
2015年12月30日,區塊鏈創業公司Chain已經使用Linq平臺為新的投資者發行了公司的股權,是第一家使用Linq技術來完成并記錄籌得證券交易的公司。在2017年時,包括ChangeTip、Chain、Peernova、 Synack、Tango和Vera這6家公司,已成為了Linq平臺的內測項目。
作者簡介:歐科云鏈研究院是歐科集團旗下研究機構,主要研究內容圍繞區塊鏈產業和數字貨幣兩大領域展開,與政府、企業、高校等都有密切的合作,在業內具有一定知名度。歐科云鏈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區塊鏈產業集團,總部設在中國北京,在美國、歐洲、韓國、日本等10 余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或辦公室,旗下的歐科云鏈已在港交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