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1ljtx"></span>
<strike id="1ljtx"></strike>
<strike id="1ljtx"><i id="1ljtx"></i></strike> <ruby id="1ljtx"></ruby>
<span id="1ljtx"><dl id="1ljtx"></dl></span><progress id="1ljtx"><noframes id="1ljtx">
<th id="1ljtx"><video id="1ljtx"><ruby id="1ljtx"></ruby></video></th>
<strike id="1ljtx"></strike>
<ruby id="1ljtx"></ruby>
<strike id="1ljtx"><i id="1ljtx"></i></strike>
<strike id="1ljtx"><dl id="1ljtx"><del id="1ljtx"></del></dl></strike><strike id="1ljtx"></strike><ruby id="1ljtx"></ruby>
<span id="1ljtx"><dl id="1ljtx"></dl></span><th id="1ljtx"><noframes id="1ljtx">
<span id="1ljtx"><dl id="1ljtx"></dl></span>
<strike id="1ljtx"></strike>
<strike id="1ljtx"></strike><span id="1ljtx"></span><strike id="1ljtx"><dl id="1ljtx"><ruby id="1ljtx"></ruby></dl></strike><strike id="1ljtx"><dl id="1ljtx"><del id="1ljtx"></del></dl></strike>
<strike id="1ljtx"></strike><strike id="1ljtx"></strike><strike id="1ljtx"></strike>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Michael Saylor 如何將可轉換債券變成比特幣印鈔機?

白話區塊鏈 2024-12-19 11:44:43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邁克爾·塞勒通過發行零息可轉換債券,將資金用于購買比特幣,巧妙地利用股市波動性和比特幣增長,打造了一種創新的金融策略。

作者:Sankalp Shangari

翻譯:白話區塊鏈

image.png

 

1、從枯燥債券到比特幣的精彩逆襲

如果你覺得傳統金融很無聊,那你并不孤單。可是,加密貨幣可不一樣,它注定會改變金融市場和法幣體系的運作方式。

有時候,總會有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物出現,打破常規,帶來全新的變化。邁克爾·塞勒(Michael Saylor)就是這樣的人——他把一種看似平凡的金融工具——可轉換債券,變成了強大的比特幣收購機器。可以把這看作是金融界的《十一羅漢》,不過,塞勒不是去搶銀行,而是把市場的波動、債務和比特幣結合起來,成功地對整個市場進行了一場“搶劫”。

1)可轉換債券是什么(你為什么應該關心)?

可轉換債券聽起來就像是稅務講座一樣無聊,但它們其實是金融領域中非常有趣的工具。想象一下,如果債券和股票結合在一起,那就有了可轉換債券。它既是貸款,又帶有股票期權的特點。公司通過發行這些債券來籌集資金,而投資者購買它們是因為它們靈活:你可以像債券一樣持有,賺取穩定的利息,或者如果股價大漲,還能將它們轉換成股票。

關鍵在于:可轉換債券有一個“轉換選項”,意味著它們可以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按照特定條件轉換為公司股票。這給了投資者更多選擇,也為像MicroStrategy這樣的公司帶來了創意空間。

影響可轉換債券價格的四個因素:

1)利率:如果利率高,債券價格就貴。

2)公司信用:公司越有風險,債券持有者要求的回報就越高。

3)股票價格:由于債券可以轉換為股票,股票價格變動很重要。

4)波動性:股票波動越大,轉換選項的價值就越高。

其中,波動性是最有趣的部分——而邁克爾·塞勒(Michael Saylor)的策略就是抓住這個點,像坐過山車一樣,迅速利用波動。

2)塞勒的秘密武器:可轉換債券的“黑科技”和如何把波動性變成財富

如果說可轉換債券是一輛混合動力車,那么塞勒就找到了將它變成F1賽車的辦法。下面是它如何運作的四個“簡單”步驟(當然,前提是你已經在金融界摸爬滾打了20年):

A、發行零息可轉換債券

塞勒的最新操作是:說服投資者借給他錢,而且是零利息!怎么做到的?他承諾投資者可以在未來將債券轉換成MicroStrategy的股票,而且轉換的價格遠高于當前股價。投資者看中這個“轉換選項”特別誘人,愿意以零利率借錢。

B、賺取巨額溢價

這些債券的“轉換價格”設定得比當前股票價格高出很多,有時高達50%。也就是說,投資者必須等股價暴漲,才能把債券轉成股票。這也給了塞勒一個緩沖期,避免股本被稀釋,直到股價像火箭一樣沖上去。

C、拿到現金,購買比特幣

塞勒的核心策略是:把賣債券獲得的現金用來購買比特幣。換句話說,他是用債務換取數字黃金。這不僅是押注比特幣的未來,還用股價波動作為杠桿,獲取更多的比特幣。如果這聽起來像金融版的柔道,那它確實是。

D、通過“增值稀釋”實現長期獲利

通常,發行更多股票會稀釋現有股東的股份。但塞勒用不同的方式:他通過購買并持有比特幣,提升了MicroStrategy的凈資產價值(NAV),同時增加了每股比特幣的含量。就像是買了一塊披薩,把它切成更多的片,但你最后卻得到更多的披薩。

這是“魔法”步驟的簡明解析:

假設MSTR的初始狀態:

  • 市值 = 100萬美元

  • 比特幣持有量 = 30萬美元

  • 比特幣與股票比率 = 30萬美元 / 100萬美元 = 0.3

股票發行:

  • MSTR再發行200萬美元的股票,總市值變為300萬美元(100萬 + 200萬)。

  • 用這200萬美元去購買同等價值的比特幣。

  • 新的比特幣持有量 = 30萬美元 + 200萬美元 = 230萬美元

  • 新的比特幣與股票比率 = 230萬美元 / 300萬美元 = 0.7667(約為0.77)。

這就是“金融工程”的核心。通過發行股票,增加公司的市值,然后用這些資金購買更多比特幣,MicroStrategy提高了每股比特幣的比例,同時不會直接稀釋現有股東的股份。這樣做可以在比特幣價格上漲時提升公司股價的吸引力。

這個機制能持續運行,前提是市場愿意根據MSTR的比特幣持有量給它一個溢價。如果市場信心下降,這個溢價可能會消失(甚至反轉),導致股價大跌。

簡單來說,這就像用“便宜的紙”(股票)去換“硬通貨”(比特幣)。這種策略能奏效,直到市場不再看重這些“紙”。

“魔法,不是嗎?” 當然——但前提是市場繼續合作。

image.png

等等,誰會買這些東西?(提示:不是奶奶)

你說得對——這完全是對沖基金的經典操作。我們來詳細看看,這些操作是如何運作的,幫助那些不太了解的朋友理解其中的原理。

 

2、誰會買這些零息可轉換債券?

答案是:對沖基金,而不是你奶奶的退休基金。

為什么呢?因為對沖基金并不在乎利息支付。它們看中的,是更有利可圖的東西:波動性。

這些零息債券(不支付利息)帶有一個附加的股票購買期權(像是MSTR的股票)。對沖基金買這些債券,不是像傳統的固定收益投資者那樣長時間持有,而是利用股市的波動性,運用復雜的策略,比如“德爾塔對沖”和“伽馬剝頭皮”。

德爾塔對沖:調整對股價變化的敏感度。 如果MSTR股價上漲10%,它們就需要調整持倉,保持一個“中性”狀態(比如賣空/賣出一些股票,維持市場中立)。

伽馬剝頭皮:從股價波動的速度中獲利。 股價劇烈波動時,伽馬策略可以幫助它們從這些波動中賺取利潤,每次調整對沖時都會有收益。

簡單來說,這些對沖基金并不關心MSTR股票的“漲跌方向”,它們更看重的是股價的波動性。

 

3、對沖基金如何從這些債券中賺錢?

低價買入:當邁克爾·塞勒(Michael Saylor)發行這些可轉換債券時,他通常會“留下一些價值”,也就是說,債券的初始價格低于其實際價值(這樣能確保債券能夠順利發行)。比如,如果“隱含波動率”(IV)定為60,但市場后來將其交易到70,對沖基金就賺了10個點(這在債券市場中是很大的利潤)。

波動套利: 對沖基金購買債券(做多波動性),然后賣空MSTR股票來進行對沖。 隨著MSTR股價的波動,它們會不斷調整,按需買賣股票。 波動性越大,調整的次數越多,潛在的利潤也就越大。 如果隱含波動率(IV)上升,債券的價格也會跟著漲。對沖基金可以賣出債券,迅速獲利。

第一天的漲幅: 這些債券在發行后的第一天通常會漲價。這是因為它們最初的定價較低(為了確保市場需求),一旦市場意識到債券的“真實”價值,就會重新定價。對沖基金可以在短時間內以更高的價格轉賣債券,獲得快速的回報。

 

4、為什么邁克爾·塞勒這么做?

答案很簡單:他需要現金來買比特幣。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他能夠籌集到現金,而不需要發行股票,從而避免了股東的稀釋(至少目前是這樣)。這些債券只有在MSTR的股價大幅上漲時才會轉為股票。這意味著,他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籌集資金,且只有在股價上漲時,才會稀釋股本。

對沖基金則非常青睞這種操作。它們以低價購買可轉換債券,從初始的定價差中獲利(等于賺到了“免費錢”),還可以從股市的波動中賺錢。這對于對沖基金和MSTR來說,基本上是“雙贏”的局面(至少目前是這樣)。

1)為什么這是“免費錢”?

對沖基金基本上是在收割市場中的“定價錯誤”。

它們以低價買入債券,

第一天就看到債券價格上漲,

然后通過MSTR股票對沖波動,每次股價波動時都能賺點小錢。

如果MSTR的股價大漲,它們仍然能通過債券中的期權獲利。

對沖基金之所以喜歡這種操作,是因為它們可以用相對較低的風險,承擔巨額倉位(上億資金)。對于塞勒來說,這是通過不直接稀釋股東股份的方式,籌集數十億美元。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直到市場不再配合為止。

這就是所謂的“免費錢”——但前提是你是一個資金雄厚、擁有彭博終端并且對咖啡上癮的對沖基金。

2)MicroStrategy 就是一個比特幣ETF嗎?(簡短回答:不是)

有些批評者認為MicroStrategy只是一個“豪華版的比特幣ETF”。但這就像是把蝙蝠俠稱為“只不過是另一個穿西裝的富人”一樣。雖然ETF和MicroStrategy都讓你接觸到比特幣,但它們有一個大區別:ETF會收取費用,而塞勒每年讓你手中的股票份額對應的比特幣數量不斷增加。

為什么呢?不同于那些會收取管理費的ETF,MicroStrategy的比特幣持有量隨著塞勒每次完成可轉換債券的操作而不斷增長。所以,如果你持有MicroStrategy的股票,你實際上每年都能獲得更多的比特幣份額。這就像你原本拿到一張免費的中號披薩,突然變成了大號,只因為經理心情好。

image.png

3)為什么這個策略有效,以及何時“音樂停止”?

邁克爾·塞勒的策略潛力巨大,但也伴隨著不小的風險。讓我們一步步拆解,看看他是如何走鋼絲的,以及什么時候可能面臨重大挑戰。

MSTR 資產負債表 - 債務與比特幣的比例

  • 比特幣持有量:約 450 億美元

  • 可轉換債務:約 75 億美元

  • 其他債務(帶息債務):約 25 億美元(大概是利息債務)

  • 總債務:約 100 億美元

  • 債務到期時間:2027-2028 年將有大約 10 億美元的債務到期。

從賬面上看,MicroStrategy 的財務狀況不錯,它們的比特幣資產(450 億美元)大于債務(100 億美元)。但這背后隱藏的風險是波動性風險。

假設比特幣價格下跌 80%,從當前的 2.5 萬美元跌到 2 萬美元,那么 MicroStrategy 持有的 450 億美元比特幣將縮水到大約 100 億美元,這樣一來,100 億美元的債務負擔就顯得特別沉重。

但要讓塞勒真正面臨“保證金追繳”的局面,比特幣的價格得跌到約 2 萬美元。如果那時發生,MicroStrategy 將陷入流動性危機,塞勒將不得不做出一些艱難決定。

如果比特幣下跌 80% 會發生什么?

如果比特幣大跌,情況可能會迅速惡化,主要是因為可轉換債券、股票價格和比特幣價格之間存在反饋循環。

  • 股票價格下跌:MSTR 股票和比特幣價格密切相關。如果比特幣跌,MSTR 的股票也會跟著大跌。

  • 可轉換債券持有者的選擇:此時,債券持有者有權要求現金,而不是將債券轉換為股票(因為股票相較于債務面值已經沒有價值)。

  • 被迫賣出:如果債券持有者不想要股票,塞勒就不得不賣出比特幣來償還債務。

  • 市場螺旋下行:如果塞勒賣出比特幣,這會進一步壓低比特幣價格,導致更多的賣盤,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這相當于進入了“保證金追繳地獄”,塞勒可能不得不低價拋售比特幣,來維持公司的償債能力。

關鍵點: 塞勒基本上在押注比特幣不會跌破 2 萬美元。如果跌破這個價格,他就會進入“生死存亡”模式,MicroStrategy 可能會被迫出售比特幣來償還債務。

塞勒如何降低風險?

塞勒顯然不是傻瓜,他已經制定了幾條“救生索”,以防萬一。下面是他采取的一些策略:

MicroStrategy 的核心軟件業務

MicroStrategy 依然經營著一項盈利且現金流穩定的軟件業務。

這項業務能產生足夠的現金,來支付較小的債務利息(每年大約 5000 萬美元),而不需要賣出比特幣。

這就像是公司的“安全網”,能夠在不賣出比特幣的情況下保持運營。

ATM(即市股)發行

MicroStrategy 通過即市股票銷售,悄悄地將股票發行到市場上。

這種方式可以為公司帶來現金,同時避免一次性大量拋售股票。

“軟性回售”選項(強制債券轉換)

如果 MicroStrategy 的股價達到一定水平,塞勒可以啟用“軟性回售”選項。

這意味著他可以強制債券持有者將債券轉換為股票,而不是要求現金償還。

簡單來說,他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將債務轉換為股本。

深厚的比特幣儲備

目前,MicroStrategy 持有大約 450 億美元的比特幣。

他有足夠的空間出售一部分比特幣,而不必清空所有持倉。

這個選項是最后的手段,但它仍然為公司提供了應急的緩沖空間。

image.png

 

5、結語:金融領域的“漏洞大師”

不管你喜歡他還是討厭他,邁克爾·塞勒(Michael Saylor)正在玩一場全新的游戲。他不僅僅是持有比特幣,而是圍繞比特幣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戰略。通過使用可轉換債券,他巧妙地將債務、股票和波動性結合成一個幾乎無法停止的金融飛輪。

每一枚 MicroStrategy 收購的比特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公司的一種“收益”。這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可能會讓分析師們某天突然意識到,MicroStrategy 的真正價值遠超他們的預期。如果真是如此,公司的股價可能會大幅上漲。

總的來說,邁克爾·塞勒已經找到了在二維市場中玩四維象棋的辦法。他發行零息債券,用籌集到的資金購買比特幣,從而增加每股比特幣的持有量。雖然這種策略風險不小,但如果比特幣繼續上漲,它可能會成為金融史上最聰明的一步棋。

越來越多的公司也開始思考如何將債務、股本與比特幣結合在一起。隨著這種戰略的普及,我們或許正在見證企業金融新時代的到來。

所以下次有人說可轉換債券很無聊時,告訴他們邁克爾·塞勒的故事。看著他們的眼睛睜大,意識到這不僅僅是關于債券,而是關于重新定義整個金融規則的革命。

 

 

本文鏈接:http://www.downgr6.com/kp/du/12/5590.html

來源:https://hashtalks.substack.com/p/how-michael-saylor-turned-convertible?utm_source=%2Finbox&utm_medium=reader2

白話區塊鏈

區塊鏈世界入口,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91香蕉视频污